红安跟麻城哪个经济好
2022-08-10 1K+ 0 A⁺AA⁻
黄冈十四五规划铁路和公路方面的内容出炉了,红安将是大赢家
近日,在黄冈政府网站上看到了黄冈市关于十四五规划的部分内容,特别是在交通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决心。要致富,先修路,这是亘古不变的一个铁律。

黄冈要致富,县域经济要发展,修路是最好的安排!当然,看到了黄冈市十四五规划的内容红,不由得为黄冈市政府喝彩,同时也要祝福红安县,因为交通方面红安将是大赢家!
首先看看铁路方面
建成黄冈至黄梅铁路、安庆至九江铁路黄梅段、武汉新港江北铁路、麻城石材专用铁路和沿江高铁武汉至合肥铁路。其中沿江高铁武汉至合肥站将并站红安西站,据先前的报道得出,沿江高铁红安站点将会与合武客专红安西站、汉麻连接线红安站并站,建设新的红安站。

加快建设京九高铁阜阳至黄冈段,启动黄州唐家渡铁水联运专用线、武穴市田镇工业新区铁路专用线等项目前期工作。京九高铁阜阳至黄冈段被称为“扶贫高铁”,有着特殊的政治意义,因为红安是鄂豫皖苏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过境红安是对红安人民最好的回馈,据相关资料显示,京九高铁红安站点将在县城附近,而图上的显示也很明确,几乎靠近县城了!

积极推进武汉至罗田英山铁路、黄陂前川经木兰至红安市域铁路、武汉新港江北铁路市域化改造等项目规划研究工作。其中武汉黄陂木兰至红安的市域铁路,也是红安人民期盼很久的一个工程,红安有十几万人在武汉工作、学习、经商和生活,建成后将为红安和武汉的往来带来更大的便利。
再来看看公路方面
建成麻城至安康高速麻城东段、沪蓉高速红安联络线(武汉至红安)、蕲太高速蕲春东段等项目,开工建设六安至黄梅高速等项目,争取启动麻阳高速北延至沪陕高速、江北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实施G220、G347等国省干线改造升级工程。建成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燕矶长江大桥及接线),力争开工建设武穴至瑞昌过江通道,启动九江至黄梅、九江至小池等过江通道前期研究工作。

随着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很多武汉的企业整体或者部分搬迁到红安;武汉的部分高校也选择设立红安校区,武商贸红安校区已经开学,武汉城市学院、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湖北士官学院、武汉体育舞蹈艺术学校等院校选择在红安办学。这是对红安这片红色热土的肯定和支持!武红高速的建设,将更加拉近红安和武汉的关系,缩短了武汉到红安交通的距离!

加快建设浠水、武穴、红安等通用机场和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打造通用航空发展示范市。
黄冈为什么经济这么差?
谢邀。。。
黄冈市或者说黄冈地区在明清时非常出名,湖广诸府中以黄州府(今黄冈地区)出的进士最多,堪称是湖广文脉之首,排名第二是江南的省府武昌府。汉阳府更次之。
在农业时代,黄冈背靠大别山(古称衡山),面临长江,可谓是依山傍水,在农业经济上很是发达。再加上耕读传家,出的进士湖广第一,在政治上也格外有优势。而在黄州府里出的进士最多的县是后来的将军县麻城。如果从风水(玄学)上讲,黄州府文武双全,人杰地灵八个字是跑不掉乐。
但是这不能完全作为黄冈在建国以来的发展优势。
从黄冈的地理分析入手
黄冈唯一中心城区黄州区的位置偏狭
黄州区作为整个黄冈唯一的中心城区,在呈扳手状的黄冈市里,处于两头不靠的地位。
黄冈市南北长,东西短。区县又多在行政治理上难度就很大。
南部的江北四县实质上就是以前的蕲州府——蕲州(散州),历史上长期独立到半独立于黄州府,加上黄州位置偏狭,和鄂州中心城区挨的最近,而其南北相距太远,导致从一个宏观的视角上看,鄂州城区更像是和黄州区一体,而非与黄州区和黄冈各地市一体,


从上述两张图就可以看出,从建成区上面积和相对联系上看,黄州区和鄂州区两个地级市的中心城区的紧密联系程度远远大于黄州区和紧邻的浠水县的联系程度。
这当然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黄州区的前身黄州镇曾经和鄂城区合并为鄂州市,
1983年,撤销鄂城市、鄂城县,将黄冈县黄州镇并入,合并成立省辖鄂州市。下设鄂城、黄州两个直辖区和华容、长港、程潮、梁子湖四个派出区。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分析黄冈区位的时候说黄州区无法管辖黄冈下面县市的原因之一。区域狭小,又远离下面县市。
后来鄂城市成为鄂州市后独立成地级市了,但是黄州区并未因此扩大,将临近的浠水吞并为自己的市辖区,反过来还把团风从黄冈县中独立出去建县,加上之前划归武汉的新洲等地,黄冈县一分为三(新洲团风黄州)。而作为黄冈中心城区的黄州区只是这三部分中最小的部分。
1979年12月,鄂城县划归黄冈地区,并建置鄂城市,亦驻鄂城。1983年10月,划鄂城县、市及黄冈县的黄州镇,建地区级鄂州市,直属省政府管辖,同时,划新洲县属武汉市。
1986年7月撤销麻城县,设麻城市。
1987年5月,撤销鄂州市黄州区,恢复为黄州镇,复归黄冈县。12月,撤销广济县,设武穴市。
1990年12月,撤销黄冈县,设黄州市。黄冈地区行署辖黄州、麻城、武穴3市和红安、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6县。
1995年12月2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黄冈地区和黄州市,设立地级黄冈市,治所驻黄州。并建置团风县和黄州区。 [7]
从历史地理角度看,黄州区为首的黄冈县实质上是和麻城、红安等市联系更加紧密,这是黄州府的基本盘,但是失去了新洲区,又建立了团风县后,黄州区对于大别山地区已经是鞭长莫及。
从地形上看,

黄冈北部的大别山区的中心实则让给了麻城市,官方定义是大别山区中心城市。
红线圈子里是黄冈地区。
而南部的诸县里,浠水的南部和黄石中心城区只有一江之隔这是众所周知,但实际上浠水县散花镇还有黄石的一大块飞地。

黄石的第一座长江大桥和第二座长江大桥都是通向黄冈浠水县,

第三座长江大桥是黄石新港通向黄冈蕲春县的管窑镇,
第四座长江大桥是黄石阳新县通往黄冈武穴市。

江北四县中的重镇对接
浠水散花镇——黄石黄石港区,有两座长江大桥联接。蕲春的管窑镇——黄石新港(韦源口)棋盘洲大桥今年通车武穴市区——阳新富池镇 武穴长江大桥今年年底明年年初通车
等于江北四县的在交通上和黄石的联系要明显比黄州区强。
从经济和交通上看,未来的两地的交往只会更加密切。而相对于黄州区的位置对于江北四县的控制上就更显得无力。
鉴于两市从建市之初就存在大量的经济工业上长久的交流,黄石的外来人口里以黄冈市第一,中高层干部出自黄冈的更是数不胜数。
至于省城武汉对整个黄冈各种资源的吸引那是题中应有之义。暂且不提。
反过来这也导致了黄冈的内向向心力,如果一个城市的人口总是向外,那么这个城市的中心城区的向心力就不够。
而造成这个的原因在于,黄冈地区的工业县市极少,之前是鄂城,有八年时间管过大冶市,但是后来都脱离了。没有工业县市带动的农业地区,先天发展上缺了很多力量支持。
后面开始发展,但是受限于地盘太大了,整个黄冈市的人口是湖北省第二,鄂东鄂中(除开鄂西)各市中面积第一,有七县两市一区十个县级单位。
如果学习荆州地区的划分经验起码可以划分出两到三个地级市单位,但是还是保留这黄冈市这个整体。
如果作为一个旁观者提一点建议的话。
无非是进一步或者退一步的方法。
进一步:将黄冈划分了北部以大别山几个县市为主的新地级市,南部以江北四县为主的新地级市。
退一步:寻求外部支持,将鄂东三地市的组织人事协同管理,跨江协同发展管理,将江南的工业教育优势和江北的土地人口资源结合起来,共同发展。比如在鄂东三市之上建立协同工作委员会,讲三市的组织人事协同管理,以鄂州机场核心区中三市各自部分联合,产业融合到经济政治上的统一。
比如除了省政府文件提到的鄂黄黄协作区(散花镇)外,对蕲春和官窑镇和蕲州镇等乡镇设置一个蕲州新区经济协作区。
从目前的鄂州机场核心区来看,应该是退一步的做法得到了基本的肯定。
但是还需要长期的观察。
————————————————————
黄州府篇——黄冈(黄州区、团风县、武汉新洲区)、麻城、黄安(红安县)、英山、罗田黄冈:黄冈历来为鄂东州郡治所,北宋以前治所在邾城(在今黄州区禹王城遗址),清雍正七年,湖北布政司武汉黄德道移驻黄州,直至咸丰年间汉黄德道才移驻汉口,在雍正至咸丰这段时间,作为汉阳府、黄州府、德安府三府监管道台驻地的黄州府是政治地位较高的一段时间。
清朝的黄州府为“繁、冲、难”,繁——税务繁多,说明经济情况不错。冲——交通要道,商旅往来频繁。难——治安或者说治理难度增加。一般人口大郡治安和治理难度都增加。
黄州府:冲繁难。 黄冈县:冲繁难,倚郭。 黄安县:简。 蕲水县:冲繁难。 罗田县:简。 麻城县:繁难。府同知驻岐亭镇。 蕲 州:冲繁难。 广济县:冲繁。明属蕲州,雍正十三年(1735)直属府。水利同知驻田家镇。 黄梅县:冲繁。明属蕲州,雍正十三年(1735)直属府。县丞驻清江废镇。上面引用的是清朝对黄州府各县的定义。大家可以对照着看看。
说这么多,不是胡编,是说明黄州府在明清时是鄂东大府,在封建时代,耕读传家之时,拥有长江沿岸和古衡山(今大别山)西翼山脉的黄冈地区的优势。
但凡是大府治地,一般附郭(州府驻地)的县域一般宽广。比如武昌府的驻地江夏县的全部面积就是现如今的整个武汉市江南部分——武昌洪山青山江夏光谷(光谷单列,勿杠,我知道是高新区,土地属于洪山和江夏)。
所以整个黄冈县的面积巨大无比,分别由现如今的黄州区、团风县、新洲(今天武汉新洲区)组成。否则其根本不足以联结下辖县。
注意看下面这张图,新洲是红安和麻城的连接点。黄州区是罗田、浠水的联接处。

再仔细看的话,团风县所处的位置正是新洲与黄州区的交点处,现在团风的港口也是武汉新港的组成部分。
蕲州地区在没有并进黄州府之前长期分分合合,属于各自为阵、半独立状态。(这话大家应该能够比较深刻的理解)。
建国初,黄冈的县城所在地在团风镇,51年分出西部成立新洲县,分出黄州镇成立县级黄州镇(今天黄州区的前身)。55年长江水患,县城从团风迁往黄州镇。行署驻地从此落在了黄州镇。79年谋划黄州镇+鄂城区各取一字成立鄂州市,以鄂城的冶金工业+黄冈地区的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同时兼具长江两岸,87年鄂州市拆分,黄州镇重归黄冈行署,后成立黄冈市,96年又从黄冈县中拆分出团风县。
至此,一县析出三县区成为定局。拆分的逻辑很简单,计划经济时代讲究工业生产集中化,所以一般是以镇划为地级市或省辖市作为工业城市,在其旁边保留巨大的农业地区作为工业城市的粮仓和人力资源供给。
这点上全国都是一样的。所以必要地拆分出黄州镇是想以其临江的交通要道和历史地位吸收工业资源,成为工业强镇带动整个黄冈地区的发展,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想到了和冶金城市鄂城合并互通有无的区划改革实践。
从地位位置来讲,黄冈县的位置是整个黄冈地区最好的区位,从新洲到团风到黄州,长江良港,交通要道。港城——工业城市——教育经济。这是一条发展的主要脉络。目前也确实按照这个步骤走。
麻城市麻城市在官方的口径上定义为大别山区中心城市,其实就相当于明清时的府下辖散州(半独立)。

在政治经济上的地位在黄冈地区仅次于黄州,而且先于黄州拥有高铁交通枢纽,是京九(58.5公里)、汉麻(29.9公里)、沪汉蓉(81公里)三条铁路线。
是整个湖北的铁路交通枢纽之一。
经济上以电厂为基础,发展石材加工(大别山区的优质的石材来源)和汽配加工(轻工业)为主。兼具旅游业,麻城杜鹃的宣传广告极其响亮,其实也是必然,交通枢纽本就方便旅游业发展。
国家每年给予麻城的交通上的援助很多,比如举水河和相关乡镇的村镇公路和桥梁建设。
交通枢纽+电厂(能源工程)+轻工业发展,必然是一条很不错的发展道路,加上政治地位上的提高以及麻城在上面的政治资源优势。
比如麻城孝感乡是湖广填四川的著名输出中心,很多名人都来麻城祭拜先祖。
至于黄麻起义和革命老区,整个鄂东都是英烈故地,本来就该受到荣耀,本不该埋没在泥土里。
多说几句,麻城的红麻土菜做的真好,一吃就知道原材料不是一般的好,手艺上偏红烧油焖,鄂东老派做法。一桌子麻城菜,每个都值得一提。麻城老米酒味美醇香,我这个不爱喝酒的人,喝了一口都觉得不错。
红安县红安本名黄安,是中国第一将军县,55年授勋时将官在县级第一。
黄州的基本盘本在黄红麻之间,但是新洲划给武汉后,红安在地理上和黄冈的联系减少了许多。

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得很明确了,红安实际上和麻城新洲黄陂的联系要远大与黄州团风。
大别山区域城市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如果克服山区、老区的基础建设的缺失和交通的闭塞。
这点上看,每年国家援助大别山区的款项中很大一部分实际上是基建方面的建设支持。
在基建和水、电、公、港、通信甚至中长期建设在大别山区的机场建设,还有配套的高等教育资源的普及。
立足于大别山区的优越的自然资源和充沛的人力资源,就能将这盘棋真正的走活。
英山县我省的农特产品的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推广简直是一团糟。
赤壁的赵李桥的黑茶曾经是我国最有名的海外边销品牌,结果现在别说出省了,省内名气都不大。
而英山的云雾茶就更吊诡了,这么好的茶叶。别说湖北,我估计出了武鄂黄黄外,基本上就属于传说中的产物了。
英山云雾茶品质很好,但是品牌建设一般。大别山区的好东西太多了,森林茂密,农特产品尤其多。
不过开发得一般,不过现在也在转变思路,
贵州省的思路是以地方政府国资委或者大型国企控股一家企业统一品牌准备对外扩张。
英山可以借鉴这个路子。
英山的温泉也不错,但是宣传上不够,也就附近鄂东几个县市知道一点。
不独英山,其实我省的农特产品都有类似宣传问题,酒香也怕巷子深呀!
我省水系发达,丘陵森林众多,本就是好山好水,农特产品繁多、品质又佳。就是在经营上问题多多。
罗田县罗田的板栗是湖北的名产,远销海外。之前黄冈籍的名人在美国的唐人街看到了家长的板栗,倍感亲切。
罗田和英山一样,植被茂盛、野生动植物众多。溪水漂流也很多。
喜欢漂流度假的朋友去罗田是性价比比较高的选择,不过也要找好旅行社。
大别山区的资源是海量的,温铁军老师就说过农村山林之间有宝藏。
去过懂得挖掘比如种植名贵树木,以此的预期价值成立期货,形成农特产品期货,解放了农村的资源。
何尝不是一件賺钱的事情?
现在整个黄冈地区的基础建设,国家连续修建了几十年。
空闲着,用的少。
有心之人,如果肯开发肯吃亏。慢慢来。
这将是一座富矿。
蕲州府篇(蕲黄广)——蕲州(蕲春县)、蕲水(浠水县)、广济(武穴市)、黄梅浠水县:浠水县从上面的黄冈行政图可知,浠水县实则是整个黄冈的地理中心,东北连大别山(古衡山,别杠先百度一下)、西南临长江。北面接着黄冈唯一中心城区黄州区,西面则是黄石港区和鄂城区,南面是蕲春县。浠水的区位就在黄石、鄂州、黄冈中心城区之间,《武汉城市群航空港总体规划》就把浠水的散花镇定为鄂黄黄协作区,可见对其区位的肯定。但是鄂东故事多,五方(鄂黄黄、江滩、水果湖)彼此都有谋划,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里面的故事真要拍出来比看戏都精彩。能否协调一致地、共同发展黄冈南部沿江地带将会是一个新的沿江发展主要命题之一。如果不能在行政区划上大动刀子,那么就要在省一级建立工作委员会协同一致地管理,否则三市级别一致,地域互相牵连,但是行政上互不同属。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在鄂东这一亩三分地讲了快四五十年了。
不能再耽误了,
既然下了总体规划就不能总停留在纸面上,要严整改真落实。
希望未来的鄂东从这个三市之中的浠水县开始真正地飞跃发展起来。
祝福三市,也祝福湖北。
蕲春篇:江北四县中历史最为悠久,区位最好的莫过于蕲春,蕲州镇整个鄂东三市里的最出名的历史名镇,过去是府州(相当于地级市)级别的中心城市,南宋的商贸中心之一。
明朝是荆王府驻地,又是李时珍故里。地位非一般县市可比,蕲州镇位于浠水武穴的中心地带,又临长江,对岸是阳新港口。一等一的好位置。如今县城由蕲州镇搬到漕河,千年古城蕲州落寞了。蕲春至今县改市可能也反映出上面部分的意见和倾向。管窑镇等今年的棋盘洲大桥通车,原本上报棋盘洲是公铁两用,在官窑镇设站,结果下来只有公路桥,可见阻力之大。我省对于镇域发展和跨城、跨江发展总体规划和落实始终存在问题,对于行政区划更是十分看不懂。如果蕲州放在浙江,可类比龙港的区位。希望棋盘洲大桥建起后,蕲州、官窑和新港能得到相当程度的合作和发展并打破一定的行政壁垒实现跨区域协同发展的探索方向,为全省的跨城跨区发展提供一个合理而有效的方案。
武穴篇:武穴镇:1951年设立,属湖北省,1953年撤销并入广济县,现为武穴市驻地。
武穴镇曾经是县级武穴镇,而广济县城却在梅川镇,也就说现如今的武穴市是由两个县级单位合并而成。
曾经有部分省辖权限,长期半独立于广济县。从清朝武黄同知入驻武穴镇开始,县城梅川就弱武穴一筹,广济县知县一般正七品,武穴同知正五品。政治级别上武穴开始比梅川县城高。
武穴的工商业和港口也强于梅川县城。
后来改县级市,武穴想独立一个镇设置县级市,镇改市(县级市,地级市)是过去一种主流做法。
广济不肯,所以广济县和武穴合流,县城从梅川到了武穴镇。所以武穴存在两个中心。
从宏观上看,黄冈地区主要就是黄州府和蕲州府,蕲州府——蕲州(蕲春),蕲水(浠水),广济(武穴),黄梅。四县已改三县。县名市名变更的根本其实还是县域中心的变迁还有从农业转型到工业县镇的变化。
黄梅篇:还是管了黄梅,黄梅两个县级单位,黄梅县和龙感湖,还有一个扩权强镇小池。
原因很简单,黄梅位置不错,南接九江市区,东至安庆(过去的安徽省府),天然位置就好一点。
但是很多事情是相对的,也许外地人看黄梅受到照顾,但是从黄梅自己看这么好的区位都没成个百强县市,难免有些想法。这也很合理。
鄂东区划有一条总的问题就是跨江发展,到底怎么做?
不光是省内地市之间,县市之间,还有跨省市之间也是重大问题,因为全省大部分地市都和外省有边界线。这个问题非常值得研究。
鄂城和黄冈地区区划变革细节补充:并不是鄂州主动放弃黄冈地区,当初鄂州市是兼管整个黄冈地区,黄冈面积是鄂东巨无霸。而中心城区设在江南的鄂城,绝大部分县市却在江北,等于是大脑在鄂城,身体在江北。鄂城肯定是比较满意,毕竟中心还在自己这里。
而且还有黄冈上面的政治资源。
鄂城的资源主要还是冶金工程方面,比如鄂钢和程潮铁矿之类的矿产。
但是其他的产业上并不是很突出,鄂城区南部的花湖杨叶丁祖碧石渡还有大半个泽林镇在1953年以前都是老大冶的地盘,也就是说现在的鄂城区大半部分乡镇都是从大冶划过来的,在行政治理和乡镇内部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的组合配置上并没有统一起来,在八十年代里。
而且八十年代花湖杨叶等地黄石鄂州两地的房地产商还没进军花湖杨叶,花湖杨叶等地还是农业为主,除了丁祖的矿业外其他工业更是无从谈起。
也就是说在八十年代,鄂州南部城市化水平较低,工商业并不突出。
华容葛店当初在八十年代紧靠着光谷等地十分荒凉。真说靠着武汉也未必靠得上。光谷地区在过去叫做菜农基地。过去武昌到汉口谈场恋爱能叫异地恋,何况是几十公里外的光谷地带?
相反江对岸整个黄冈地区的财政资源供给鄂州,这是实打实的。
经济账上算算这是一本万利的买卖。没理由放弃的。
那次裁撤,主要是黄冈向上面告状,毕竟整个鄂东北的政治经济中心寄居在鄂城,很让人不满意,所以被撤。
被撤后的一种主流意见是两分鄂州,国务院都下批文了,还有一种是三分鄂州。
但是都被否了。评论区可以猜猜被谁否了?
20200221
出个题给大家答?
全国哪三个地级市城区最靠近?
补充回答:麻城将军县的问题
湖北大别山地区的这3个将军县,有你的家乡吗?_手机网易网红安是第一将军县,不代表麻城不是将军县。
黄麻起义,黄就是黄安后来的红安,麻就是麻城。而且麻城北部革命核心区部分划给河南,所以部分将军在籍贯计算的时候从属于麻城划到了河南。
这个专栏有部分关于最近鄂东发展相关的文件解读,一家之言,也可以当看看时事。
客路溪山什么是连锁经营?
连锁经营指的就是连锁店铺之类的,比如肯德基,麦当劳,大润发等,有标准化的门店,要求统一管理,统一进货,统一标识,统一培训,统一促销,统一价格,统一服务。这样,有利于保持企业的统一品牌形象,确保消费者对品牌的统一的清晰的认知。
但是现在很多1040阳光工程传销也称自己的是连锁经营·资本运作,实际从事的是拉人头发展下线的勾当,如果你遇到了投资33500或者投资69800赚一千万或者几百万的所谓gj项目,肯定就是遇到传销了,谨防上当
武汉都市圈:那些环绕武汉一圈的周边区县,各自发展情况如何?

山川网:在我们讨论环绕武汉一圈的周边区县时,必然绕不开既有的武汉都市圈概念。
武汉城市圈,又称武汉“1+8”城市圈,是指以中国中部最大城市武汉为圆心,覆盖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周边8个大中型城市所组成的城市。

和国内其他的都市圈相比,武汉都市圈事实上在中心城市影响力方面优势十分明显。这种优势,不仅仅体现在武汉作为省会的行政级别优势和经济规模占比全省体量优势,更体现在环武汉周边地市面积多数较小,主城区距离武汉距离很近。这对于未来该区域的一体化进程,有十分明显的成本优势。
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清楚的一点是,武汉市本身即是一个总面积超过八千平方公里的大城市,在完成这八千多平方公里的郊区城镇化进程时就需要不短的时间。所以在进一步扩容到更外围的周边城市时,其时间线就会被进一步拉长。
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正是在地理位置上与武汉距离最近的区县级行政区。看看哪些区县目前已经有了相对扎实的经济基础,哪些区县基础尚且十分孱弱。这对于接下来武汉都市圈一体化进度的先后顺序及整体完成时间,都会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湖北仙桃市
仙桃市,是湖北省直辖县级市,总面积2538平方千米。
2019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GDP)868.47亿元,增长7.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2.51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400.72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375.24亿元,增长7.9%。三次产业构成由上年的10.9:51.6:37.5调整为10.7:46.1:43.2。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6178元。
2019年,全市年末总人口152.92万人,比上年下降0.9%。其中,城镇人口41.40万人,乡村人口111.52万人;出生人口11712人,死亡人口12761人。常住人口114.0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4%,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72元,增长9.2%。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41元,增长9.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91元,增长9.4%。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141元,比上年增长9.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734元,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361元,增长9.9%。
鄂州华容区
华容区,隶属湖北省鄂州市,位于鄂州市西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全区总面积413.2平方公里,辖华容、段店、庙岭三镇和蒲团、临江二乡,华容区总人口25万人(2016年)。
2016年,华容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39亿元,与2015年相比增长7.9%。
目前,通过公开渠道能够获得的华容区经济及社会相关数据十分有限,仅能够了解大致的情况。
鄂州梁子湖区
梁子湖区,隶属于鄂州市,地处长江中游南岸,位于湖北省东南部,东与黄石市交界。总面积482.5平方公里,人口约24万人(2016年)。
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41亿元,同比增长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1亿元,同比增长13%;财政收入完成7.21亿元,同比增长33%,占年计划的121%,其中公共预算收入4.66亿元,同比增长15%,占年计划的1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9亿元,同比增长11.6%;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13588元,同比增长8.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24434元,同比增长8%。
2019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0.63亿元;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2.28亿元;预计财政收入8.33亿元,同比增长15.3%,占年计划的105.1%,其中公共预算收入4.49亿元,占年调整计划的102.5%;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55亿元,同比增长12%;预计农村居民收入14710元,同比增长8.3%;预计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6410元,同比增长8.1%。
黄冈麻城市
麻城市,由湖北省直辖,黄冈市代管。地处湖北省东北部,黄冈市北部,鄂豫皖三省交界处。麻城市下辖3个街道、15个镇、1个乡,总面积3747平方公里。
201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374.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0.05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62.8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151.27亿元,增长6.3%。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2495元。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115.39万人,按性别分,男性人口61.31万人,女性人口54.08万人;按地域分,城镇人口19.8万人,乡村人口95.59万人。按常住地分,全市常住人口88.0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2.7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8.6%,比上年提高0.76个百分点。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17元,同比增长9.8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32元,增长9.9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11元,增长9.73%。
全年刑事案件立案数2560件,民事案件发案数4508件;交通事故发生15855起,交通事故死亡34人,交通事故损失额1268万元;火灾事故发生216起,火灾事故损失额390万元。
这里特别讲一下,麻城市是目前我极少看到,会在年度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公布年度犯罪案件数量的城市。我非常希望未来国内有越来越多的城市能够如期、如实公布这一数据,特别是国内的代表性大城市,因为这是衡量一座城市是否宜居极为重要的指标。
黄冈红安县
红安县,隶属于湖北省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鄂豫两省交界处,东邻麻城,西接黄陂区、大悟县,南连新洲区,北靠河南省新县,总面积为1796平方千米。2019年,红安县下辖10个镇、1个乡。
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6%,全口径财政总收入增长10.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3%。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7.4%、9.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6%、8.8%。
2017年,红安县常住人口60.92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3.8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3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3.7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2.7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7.79:47.94:34.2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5323元。
黄冈团风县
团风县,隶属于湖北省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东西横宽44千米,南北纵长38千米,总面积833.11平方千米。
2018年,团风县下辖8个镇、2个乡,另设有2个农场。2017年末,团风县总人口37.1286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1.7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9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2.7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2.0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6.6:61.7:21.7。
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2.25亿元,增长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2亿元,其中税收增长7.7%,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超过7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27亿元,同比增长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25元,同比增长9.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01元,同比增长9.53%。
孝感孝南区
孝南区是孝感市下辖的县级行政区。孝南区地处江汉平原北部,毗邻武汉,是通鄂西北、鄂东北的交通要道。全区面积1020平方千米。
201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9.8亿元,按2015年不变价格计算,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6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07.5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119.7亿元,增长9.6%。
2018年,全区年末总人口83.90万人,比上年增加1125人,其中:男性人口43.4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1.8%;年内出生人口9457人,人口出生率11.3‰;死亡人口3971人,人口死亡率4.7‰;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6.6‰。
2018年,全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016元,同比增长8.13%。全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29元,同比增长9.51%。
孝感大悟县
大悟县,隶属于湖北省孝感市,地处湖北省东北部鄂豫边界,大别山脉西南段,南北长48.8千米,东西宽42.2千米,总面积1985.71平方千米。
2018年,大悟县下辖14个镇、3个乡。2017年,大悟县总人口63.2012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0.797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6.8170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0.2129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3.7678亿元。2020年4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大悟县退出贫困县。
2019年,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5亿元,增长8%;规上工业增加值26.2亿元,增长8.3%;固定资产投资116亿元,增长1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亿元,增长1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23亿元,增长4.3%;外贸出口5300万美元,增长15.1%;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175元、12372元,分别增长8.5%、9.5%。
孝感孝昌县
孝昌县,湖北省孝感市辖县,县境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地处大别山南麓、江汉平原北部,总面积1217平方千米。
2017年,孝昌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0.3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按2015年价格计算)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36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41.30亿元,增长0.5%;第三产业增加值44.65亿元,增长6.9%。
2018年,孝昌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8.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53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45.39亿元,增长4.5%;第三产业增加值49.47亿元,增长11.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8.6:34.3:37.1调整26.1:35.4:38.5。
孝感云梦县
云梦县,隶属湖北省孝感市,面积604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云梦县下辖9镇、3乡,常住人口53.68万人(2017年)。
2018年,云梦县地区生产总值260亿元,可比增长8%;财政总收入19.74亿元,可比增长9.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55亿元,可比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可比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亿元,增长11.2%;外贸出口1.9亿美元,增长8.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06元,增长7.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93元,增长7.5%。
2019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外贸出口增长1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4.3%。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达到或好于年初预期目标。
孝感汉川市
汉川市,湖北省孝感市代管县级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腹地、汉江下游。汉川市下辖2街道、14镇、6乡,4农(养殖)场,面积1663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3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30万。
2019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677.63亿元,比上年增长8.4%。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69.32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76.80亿元,增长9.8%;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31.51亿元,增长7.5%。全市人均生产总值65269元,可比增长8.3%。
全市年末总人口(公安局户籍人口)1069830人,其中女性498699人,非农业户籍人口247707人。年末总户数330453户。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45元,同比增长9.36%,其中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468元,增长9.2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02元,增长9.58%。
孝感应城市
应城,湖北省孝感市代管县级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偏东、孝感市西南。市域总面积1103.38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末,下辖5个街道、10个镇。
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5.7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6%(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8.39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79.77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7.63亿元,增长11.9%。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65.0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6089人,死亡人口3288人,出生率为8.7‰,死亡率为4.7‰,人口自然增长率3.0‰。
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02元,增长8.33%。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777元,净增2586元,增长8.2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3元,净增1483元,增长8.41%。
咸宁咸安区
咸安区,隶属于湖北省咸宁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东接阳新,南连崇阳,西邻赤壁,北靠江夏,东南与通山接壤,西北与嘉鱼毗邻。总面积1503.8平方千米。
2019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81.77亿元,按2015年不变价格计算,增长8.3%。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0.87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77.21亿元,增长 9.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73.70亿元,增长8.6%。
全区年末总人口630370人,比上年末增加1905人。全年出生人口7474人,出生率为11.87‰;死亡人口2277人,死亡率为3.6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26‰。
2019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632元,比上年增加2592元,增长9.24%。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36元,比上年增加3069元,增长9.1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47元,比上年增加1592元,增长9.56%。
咸宁嘉鱼县
嘉鱼县,是湖北省咸宁市下辖县,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北与武汉接壤、南同赤壁市毗邻、东距咸宁市区40公里、西与洪湖市隔江相望,为武汉城市圈重要组成部分。
总面积1017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71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05平方公里;辖8镇,全县总人口366577人(2018年)。
2019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8.96亿元,按可比价格比上年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18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50.4亿元,增长9.2%,其中工业增加值完成126.46亿元,增长9.4%;第三产业增加值93.38亿元,增长7.9%。
2019年,全县年末总人口365353人,其中男性191649人,女性173704人。全年出生3884人,出生率为10.63‰;死亡1401人,死亡率为3.83‰;全年净增人口2483人,自然增长率为6.80‰。
2019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98元,比上年增长9.51%。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334元,增长9.6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8元,比上年增长9.41%。
在市内的行政区划上,武汉无疑是国内同级别城市中较为领先的。目前武汉市共下辖13个行政区,已经没有下设或代管县和县级市。
同时,武汉市下辖行政区的面积划分也相对合理,即使是面积最大的黄陂区,总面积也在两千两百多平方公里的体量,没有出现超大面积的行政区。要知道,如果一个区域面积如果超过一定规模,那么即使通过行政手段完成了撤县撤市划区,那么想要在接下来完全消化这样的“大物”,也将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任务。
所以在目前国内不少的大城市中,近些年来出于种种目的,陆续完成全市所有下辖县划区的城市不少,但是很多面积大,基础差,距离既有主城区过远的新设区,除了名字改变以外,其余一切照旧。原因就在于,过远过大的郊区,其辐射带动难度十分巨大,甚至还要明显高于相邻地市下辖的区域。
但是在过去,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阻碍,就是传统行政区划造成的资源浪费。即虽然相邻地市的某区县距离区域中心城市既有主城区更近,完成一体化难度更低,但是依旧要“舍近求远”,将有限的发展资源优先安排给行政区划上本市下辖的远郊区,哪怕这一区域与主城区之间几乎是割裂状态的。
而近些年来不断推出的所谓都市圈也好,城市群也好,事实上始终都是在进一步修正过去相邻地市间各自为阵的发展老路,淡化地市间甚至省份间的行政区划,强调全局思维,强调能者优先。这里的能者优先,不仅仅是指区域内有能力(实力)的区县优先融入中心城市,更是指更容易发展起来(可能)的区县优先融入。
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过去重区划轻效率的方式就会被改变,哪些区县基础更好,包括地缘上更接近中心城市,自身产业结构和人口规模更有优势,又或者在交通上与主城区连接更紧密,就会成为影响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天平的倾斜砝码。
区域一体化之所以如此不易,地理上的隔阂只是一方面,而人们心中的隔阂,却是千百年来中国农业文明环境下持续加深的。生活在不同区域里的人,内心深处都有一堵堵的围墙,如果不充分拆除这些围墙,那么由误解与歧视带来的矛盾就无法避免。
所以纷繁复杂的区域一体化如交通一体化,医疗一体化,政务一体化等等,归根结底是区域人心的一体化。而区域人心一体化的难易,则更多来自于区域文化的融合。

2019全年: 江苏篇 丨 浙江篇 丨 广东篇 丨 山东篇 丨 安徽篇 丨 重庆篇 丨 江西篇 丨 各大区GDP对比 丨 城市三十强 丨 城市二十强 丨长江经济带 丨 各省人均收入 丨 各省GDP增速 丨 各省GDP总量 丨 各省GDP实现情况 丨 29省市GDP增速目标
2018全年:省份排名 丨 城市排名 丨 华东篇 丨 华中篇 丨 华北篇 丨 西南篇 丨 广东篇 丨 江苏篇 丨 浙江篇 丨山东篇 丨 河南篇 丨 四川篇 丨 湖北篇 丨 湖南篇 丨 河北篇 丨 福建篇 丨 安徽篇 丨 辽宁篇 丨 陕西篇 丨 江西篇 丨 云南篇 丨 内蒙篇 丨 山西篇 丨 贵州篇 丨 新疆篇 丨 甘肃篇 丨 海南篇 丨 宁夏篇 丨 西藏篇
新一线城市圈:济南都市圈 丨 青岛都市圈 丨 徐州都市圈 丨 沈阳都市圈 丨 合肥都市圈 丨 郑州都市圈 丨 成都都市圈 丨 武汉都市圈 丨 杭州都市圈 丨 南京都市圈
城市:新型城镇化县城 丨 儿童人口占比 丨 西部大开发20年 丨 一季度河北各市收入 丨 一季度各省财政收入 丨 一季度广东各市GDP 丨 贫困农民月入1073元 丨 一季度城市GDP 丨 长三角机场群 丨 一季度各省GDP 丨 一季度各省收入 丨 杭州地铁补短板 丨 疫情人口管理 丨 合肥徐州地铁建设 丨 北方人迁居长三角 丨 31省市粮食产量 丨 中国城轨城市 丨 佛山GDP过万亿 丨 浏阳花炮 丨 劳动力人年龄37.8岁 丨 徐宿淮盐/连淮高铁
人文:齐鲁区域与山东艺术 丨 南方车站的聚会 丨 广州站 丨 天下九州 丨 最宠游客城市 丨 瑞丽缉毒门户 丨 城镇化犯罪 丨 易错地名 丨 国人离婚率 丨 长江断流 丨 长安十二时辰 丨 宏颜获水 丨 广州红专厂 丨 中国啃老族 丨 大洋怪重地名背后 丨 中学地理课 丨 罪案片石家庄 丨 破冰行动 丨 白鹿原 丨 低调的宝藏城市 丨 渤海湾跨海通道 丨 城中村拆迁往事 丨 区域阅读大数据 丨 燕大南迁往事 丨历史文化名城 丨 “妖都”广州 丨 城市建筑设计 丨 离结比 丨 城市选择
大别山绵延数百里,坐拥36县,谁才是真正的“大别山中心城市”?
要说大别山,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当然,最为出名的就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这是一片传奇而又神圣的土地,在我国的近代历史上,风起云涌,为民族的解放和共和国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对于大别山这个名称,但凡第一次听到这个山名的人都觉得这名字太与众不同了,那么,为什么叫大别山呢?追根溯源,大别山名称来源于我国第一部地理著作《尚书·禹贡》,《禹贡》中两次提及大别(大别山)。另外,大别山有着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文化渊源,大别山脉连绵数百里,是中国长江和淮河的分水岭,山南麓的水流入长江,北麓的水流入淮河,因此大别山南北的气候环境截然不同,植物也差异也很大。

大别山坐落于中国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交界处,西接桐柏山,东延为霍山(也称皖山)和张八岭,东西绵延约380公里,南北宽约175公里。西段呈西北—东南走向,东段呈东北—西南走向,长270千米,一般海拔500~800米,主峰白马尖(海拔1777米),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境内。 大别山山地主要部分海拔1500米左右,地理学上称作是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

大别山区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1927年随着鄂豫皖地区第一声枪响——黄麻起义的爆发(黄即黄安,今红安;麻即麻城,今麻城),这里竖立革命旗帜28年不倒的历史,从此就形成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

随着共和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建设,鄂豫皖老区在新一轮的经济形势下,开始了脱贫致富的攻坚战,在所有县域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后,开始向小康社会发展,地区经济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成为了新舆论的攻势。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打造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的规划也就随即而来,那么在大别山区域的地级市里,哪个城市能真正担当起“大别山中心城市”的称号呢?
何为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是全国城镇体系的核心城市,在我国的金融、管理、文化和交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中心和枢纽作用,在推动国际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门户作用。国家中心城市应当具有全国范围的中心性和一定区域的国际性两大基本特征。

2010年明确提出五大国家中心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的规划和定位;2016年支持成都、武汉、郑州、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国家区域中心城市
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在所处地理大区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这种功能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教、金融诸多方面。每个大区有且只有一座国家区域中心城市。

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共有6个,分别是沈阳(东北)、南京(华东)、武汉(华中)、深圳(华南)、成都(西南)和西安(西北)。
大别山区域根据2016年的规划,大别山区域范围包括安徽、河南、湖北三省的36个县(市),其中有29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7个革命老区县、23个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重点县。

大别山片区国土总面积为6.7万平方公里,地处鄂豫皖交界地带,北抵黄河,南临长江,我国南北重要地理分界线淮河横穿其中。
大别山区地处中原经济区、皖江城市带和武汉城市圈交汇带,是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战略要地,近邻长三角,与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联系紧密,处于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前沿。交通运输骨干网络较为完善。

大别山区域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优势逐渐形成;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各类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物流、信息、科技、金融等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县域经济活力增强,中心城镇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逐步显现,加快发展的条件比较成熟。
大别山腹地4个地级市的实力介绍前面也讲到过,国家中心城市要在金融、管理、文化和交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中心和枢纽作用;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要在地理大区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这种功能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教、金融诸多方面。

在大别山区域内信阳、黄冈、六安和安庆四座城市几乎全部范围都属于大别山区域,那么这四座城市,谁成才是真正的大别山区域城市呢?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
河南信阳
信阳全市总面积1892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46.39万人 [2] ,辖2个区、8个县。是中部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处于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皖江城市带三个国家级经济增长板块结合部和京广、京九“两纵”经济带的腹地,为三省通衢,是江淮河汉之间的战略要地,在300千米半径范围内有郑州、武汉、合肥三个省会城市。

2020年,信阳市生产总值2805.68亿元,全年人均生产总值42641.4元。交通方面:京广铁路、京九铁路、宁西铁路和京广高铁,京港澳、大广、淮固、沪陕、淮信五条高速;教育方面:信阳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6所,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28所;科技方面:,信阳市拥有院士工作站11家,科学研究开发机构13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7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医疗方面:信阳市共有卫生机构418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1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1个。
湖北黄冈
黄冈市总面积17453平方千米;全市总人口约750万人。黄冈位于楚头吴尾和鄂豫皖赣四省交界,与省会武汉山水相连,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0年,黄冈市实现生产总值2169.5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685元。科技方面:黄冈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82.4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85家,国家级高新区1家,省级高新区6家;教育方面:中等专业学校26所,大学6所;医疗方面:全市共有卫生医疗机构4184个(包括私营和个体);境内依傍一条黄金水道(长江),紧邻两座机场(武汉天河机场、九江机场),贯通四条铁路(京九铁路、合九铁路、京广联接线、沪汉蓉快速铁路),飞架四座长江大桥(鄂黄大桥、黄石大桥、九江大桥、鄂东大桥),纵横五条高速公路(沪蓉高速、黄小高速、江北高等级公路、武英高速、大广高速),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得中独厚、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
安徽六安
六安市全市总面积15451平方公里;2019年常住人口487.3万人,六安是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依山襟淮,承东接西。六安市2020年实现生产总值1669.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3.5万元。

交通方面:六安市有312、206、105等3条国道,宁西、合九、阜六及沪汉蓉快速铁路通道等4条铁路,沪陕、沪蓉、济广、合阜、合安等5条高速公路穿过全境,距新建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仅半个小时车程,被国家交通部确立为陆路交通运输枢纽城市;教育方面:普通高校4所,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3所;医疗方面:安市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卫生所室)2308个;科技方面: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家。
安徽安庆
安庆市总面积13589.99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821平方千米。安庆市下辖3个区、5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常住人口约472.3万人。2020年,安庆市地区生产总值2467.7亿元。2019年,安庆被定位为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

交通方面:4条高速公路、3条国道和多条铁路在市境穿过,安庆港素有“千年渡口百年港”之称,是长江下游北岸的大型港口,为长江干线十大港口之一;教育方面:安庆市有普通高校5所;科技方面:安庆市获省级科技项目76项,市级科技项目20项。全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8家;医疗方面:安庆市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卫生室)2074个。
谁能成为“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从2020年经济总量来看,信阳当之无愧的是魁首;从人口规模来看,黄冈以750万的总人口居首;从陆路交通来看,信阳坐拥京九、京广普线和京广高铁,陆路运输最强;从水路交通来看,黄冈和安庆几乎不分伯仲;从医疗卫生来看,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在黄冈成立,而且黄冈的医疗卫生方面居首;从科技支持来看,黄冈市的科技实力稍强!因此,可以看出,整体势力还是黄冈稍强,如果算到人均,因为人口体量大,人均则相对较少!

随着总体的布局,再加上黄冈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2020年经济发展受到了疫情的严重影响。然而,县域经济只能起到区域发展的带头作用,地级市才够资格成为真正的区域中心城市!所以,在武汉的带动下,近年黄冈的发展较快,黄冈将成为当之无愧的“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
文|原创、图|网络参考:城市百科、中国网资料等
责编:小吾
空间破碎的鄂东三市,未来究竟何去何从?
一般而言,鄂东是指黄冈、黄石、鄂州三市。但它们与武汉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所以,必须要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黄冈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与省会武汉山水相连,处于京九铁路中段。从地形上看,黄冈自北向南逐渐倾斜,东北部与豫皖交界为大别山脉。目前,黄冈辖黄州区、麻城市、武穴市、团风县、浠水县、罗田县、英山县、蕲春县、黄梅县、红安县,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石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东北临长江,与黄冈市隔江相望。并且,黄石北接鄂州市鄂城区,西靠武汉市江夏区、鄂州市梁子湖区,西南与咸宁市咸安区、通山县为邻,东南与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瑞昌市接壤。
黄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北省最早设立的两个省辖市之一,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华中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全国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也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行政上,黄石市下辖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和阳新县,并代管大冶市。

鄂州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南岸、东北临长江,与黄冈市隔江相望。鄂州是湖北省省辖市,行政上辖鄂城、梁子湖、华容这3个区。
鄂东的历史沿革
鄂东的雏形是秦朝的衡山郡,汉代演变为江夏郡,南北朝时分设了许多州郡。至隋朝时,则将其整合为江夏、永安、蕲春三郡,唐时又改称为鄂州、黄州、蕲州。
这种三足鼎立的格局维持了六百多年,直到明代黄、蕲州被捏合在一起成了大黄州府,这便是后来黄冈地区、黄冈市的前身。
鄂州则由武昌路及武昌府延续下来,到清末一直保持原有的格局,它的重大变化发生在民国。其时,武昌府废,辖境内的江夏与原汉阳府城和汉口厅组合成为武汉市,而这就彻底打乱了原有的格局。
到了当代,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武汉市吞掉了北部的黄陂和新洲。其中,黄陂原属继承汉阳府的孝感地区,新洲则是由黄冈县西部分置出来的新县。
原属武昌府的鄂城县(武昌县)则由于梁子湖的阻隔无法与武汉融城,先是归属黄冈地区,后来又单立出来。
并且,在此期间大冶县境内又切块设了一个黄石市,最后还管辖了大冶与阳新二县。
这样,原武昌府境分为武汉、鄂州、黄石、黄冈四地。

百年以来,鄂东格局大变,地名也乱了。原来的武昌府治在江夏县,废府之后把府名做了首县名,而江夏县变成了武昌县。组建武汉市后,武昌县城成了武昌区,郊区部分成了江夏区。
同时,武昌府内还有一个武昌县,为了不重名把它改成了寿昌县,此后规范全国地名时又把它改成了鄂城县,升格为市时又改为鄂州市。于是,就出现了真武昌变成了假鄂州,真鄂州变成了假武昌。
说起它们的关系真是一言难尽,让人哭笑不得。现在想来,当初如果直接用江夏之名,后人就不会有这些麻烦了,何须这样张冠李戴呢?既然要废府,又何必贪图“武昌”这块招牌。
鄂东各地纷争
随着市管县的推行,地级坐实为一级行政区,最终形成了今天鄂东破碎、畸形的格局。不仅对管理造成了困难,而且因为行政壁垒阻碍了区域经济合作,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就拿黄冈来说,新洲是它的老根据地,失去这一块它与北部的红安、麻城的联系就被阻断了;南部的蕲黄广原来就自成一体,再加上它经济的孱弱,导致了南北都离心离德;因此,坊间拆分黄冈的呼声甚嚣尘上,还编了“拆黄冈、奔小康”的顺口溜。
对于武汉而言,要一个阳逻足矣,没必要把新洲整县吞掉。最终的结果是,黄冈失去了核心,群龙无首;鄂州因为单列孤立无援,缺乏发展空间,不知该怎么定位和制定将来的规划;黄石由于市县分治,造成了严重的土客矛盾,难以与大冶、阳新融合,进而发展受阻。

可以说现行的区划布局严重制约了鄂东的发展,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有强烈的洗牌意愿。然而怎样调整,却是一个极大的难题。
武汉想成为超级大都市,东南西北四面出击,自然想把东边的鄂州并入,但因为梁子湖的阻隔难以融合。
黄冈辖境辽阔,但城市偏居一隅、规模较小,自然希望近水楼台先得月,与隔江相望的鄂州合并。
夹在两者之间的鄂州处境尴尬,无所适从;想跟着省会混,有梁子湖阻挡;与近邻黄冈合并又不情愿,不但自己的级别要降低,经济也极有可能被拖后腿。
同时,黄冈内部的麻城有联合北部三县独立建市的想法,可资本不够,仅凭交通优势尚不足以服众,黄冈也不愿意放手;蕲黄广三县也想自立为地级市,却又内部不和,蕲春、武穴(广济)都想当老大互不相让;黄梅分为上乡、下乡两部分,下乡亲九江特别是小池镇,意欲脱鄂入赣。
黄石在南进受阻后考虑向北、向东发展,将鄂州花湖、浠水散花二镇收入囊中,并有将蕲黄广招至麾下之野心。但黄冈、鄂州不乐意,蕲黄广也不想屈就。总之,各方都有自己的打算,进而争执不休、意见难以统一。
鄂东破局之策
如此这般,究竟怎生是好?有人主张实行省直管。可这样会造成更多的行政壁垒,由此将会打开一个恶性竞争的潘多拉盒子,进而由于边界的阻隔制约城市的成长,江汉三市就是前车之鉴。
有人主张增加麻城、蕲州两个地级市,可是由于上述的原因难以实现。而且,增设地级市一则增加行政成本、二则又多出两座山头,得不偿失。还有人主张设立武汉直辖市,将鄂东三市全部纳入其中。但兹事体大,不但会对湖北造成巨大影响,还会引发全国政区变革的连锁反应,国家断不会轻易冒险。
笔者倾向于鄂黄黄组合,姑且命名为东楚市或黄州市,将之打造成湖北的新一极,这也是湖北城市发展的惯例。不过,这个东楚市会对武汉的地位造成巨大的压力,武汉很难容许在卧榻之旁出现这样一个庞然大物。
况且,之前有过一个荆沙合并的“失败”的案例!因此,只要三地在磨合过程中出现经济回落,就会成为风口浪尖的话柄并为千夫所指,不知哪位领导能有这样的勇气和魄力。
就目前情况来看,三市发展走向尚不明朗,各方难以达成共识,区划调整时机未到。但决不能因此画地为牢、止步不前,而应该跳出区划这个框框、打破行政壁垒,探索跨区域合作的新模式。

笔者建议湖北省派出一个鄂东工作委员会,统筹、协调三市发展事务,而三市之间则应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进行广泛的经济文化合作。
如,黄石的用地问题可通过租赁的方法解决,也可以尝试股份制合作;黄石、鄂州存在经济共性,应协商分工以避免同质化竞争;黄冈则与这两市都有互补性,三地应摒弃陈见、共享资源,合作共赢。并且,在项目建设上三市要从长远出发进行整体规划,避免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遇到利益争执互谅互让。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大,地缘相近的鄂州、黄冈、黄石终将会走到一起成为湖北的一颗耀眼明珠,到时合并也是水到渠成。如果能在城市一体化的同时,保持三地行政上的相对独立性,那更好,那将是我国政治体制的伟大进步。
再进一步看,未来“东楚”与武汉将会共同构成一个巨大的都会区。如何治理这个大都会区?,东楚模式或将会为此提供宝贵的经验。到时,梁子湖将不会是地理上界限,而是一个生态涵养带。
凄风苦雨之后,鄂东终能修成正果,诸君且拭目以待!
注:本文转自“鄂州微拍”,内容综合自网络和知乎@山陕一闲人;本文仅为转载,不代表“荆楚连线”认同上述的观点;特此说明并致谢!
关联阅读:
鄂州市主要领导赴东湖高新区对接工作,双方决意从产业等方面深入推进武鄂融合!
打造临空经济区,对接鄂州顺丰机场,黄冈正全面拥抱大武汉?
湖北县域经济如何高质量发展?黄石京山潜江枣阳丹江口主要领导这么说!
宁波哪个区最富,哪个区最穷?最新GDP排名出炉!没想到第三名是…

号外!号外!宁波各区县市富豪排行榜诞生了!宁波10个区(县市)2020年GDP数据出炉 看完这个榜单哪个区最富有,哪个区是潜力股根本藏不住!

先来说说你心目中的第一名是谁?▼
接下来就是时候公布答案了!你都猜对了吗?一起来看看吧!↓↓↓
NO.1 鄞州区
2020年GDP总值:2266.1亿元
鄞州区厚植着宁波海商历史文脉也滋养着核心城区璀璨未来如今的鄞州是国际港口名城宁波的“核中之核”是一座蓬勃发展的美丽新城

这里有天童禅寺、庆安会馆的底蕴深厚这里有南部商务区、环球城的现代繁华这里也有鄞州公园、走马塘古村的生活悠闲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城区鄞州未来可期

NO.2 北仑区
2020年GDP总值:2020.5亿元
北仑区是一座活力之城是一座荣获“国家级生态区”的绿色生态之城也是一座拥有11.5公里蓝色海湾和近2000米长弧形沙滩的魅力滨海新城

北仑以其光辉的历史传统、优越的深水良港、恢宏的临港工业及人文景观屹立于东海之滨,也用敢闯敢试的冲劲全力打造现代化临港智创之城全面建设国际化滨海秀美之城

NO.3 慈溪市
2020年GDP总值:2008.3亿元
慈溪市是长三角地区大上海经济圈南翼重要的工商名城也是宁波都市圈的北部中心经济实力绝对杠杠的

长期以来,慈溪经济综合实力
始终保持在全省各县市前三
全国百强县前列
地区生产总值也已经突破“两千亿级”

NO.4 余姚市
2020年GDP总值:1220.7亿元
余姚坐落于宁绍平原地处美丽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南翼是长三角重要的旅游城市也是浙江省特色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滨海生态保护区

余姚境内资源丰富发展潜力颇大经济发展的势头也正劲是中国机器人峰会永久举办地从浙东小城到中国百强县“优等生”余姚正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

NO.5 海曙区
2020年GDP总值:1201.2亿元
海曙区位于宁波市的中心区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遗存丰富拥有天一阁、千年月湖、梁祝文化园、南塘老街等诸多时时逸散着历史文化气息的胜景美地

海曙是宁波的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也是宁波中心商贸商务区以奋勇争先的志气和勇气打造都市发展大引擎以年轻的姿态和国际影响力引领时尚、接轨世界高质量争创国内一流强区

NO.6 镇海区
2020年GDP总值:1030.1亿元
镇海是一座向海而生、因港而兴的古老港城以全市2.5%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8.5%的GDP这实力确实是令人佩服

甬江科创大走廊、甬江实验室、哈工大智能装备研究院、中石化新材料研究院等一系列高能级平台的落地让镇海这个“工业重镇”再次抢占C位也迎来新旧动能转换的全新机遇

NO.7 宁海县
2020年GDP总值:722.5亿元
18年前的宁海是宁波县市区的垫底但如今的宁海,早已张开飞翔的翅膀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令人刮目相看!

宁海的森林温泉赫赫有名但她的美可远不止此前童古镇、东海云顶、桃花溪......创成全国首个休闲标准化示范县吸引无数游人纷至杳来

NO.8 奉化区
2020年GDP总值:685.8亿元
2016年,奉化撤市成为宁波市奉化区就此站上了加速腾飞的“风口”开启融入宁波主城区的蝶变之旅“后来居上、最美最好”是奉化对于未来的美好期许和奋斗目标!

奉化还是一个不得不去的旅游胜地这里有被誉为"海上蓬莱,陆上天台"的雪窦山具有特殊历史地位的蒋氏故里宁波全境第一高峰商量岗……绝对让你眼前一亮

NO.9 江北区
2020年GDP总值:666.7亿元
江北区内生活环境优越拥有良好的商业文化和商业传统社会安定,环境优美虽然GDP总值较低
但增幅还是非常喜人的!

江北区历史悠久遗存文物古迹丰厚,自然风光秀丽千年古县城慈城引人流连北山游步道百里绿意相伴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NO.10 象山县
2020年GDP总值:563亿元
象山县位于东海之滨三面环海,两港相拥由象山半岛东部及沿海608个岛礁组成“海洋+生态”是象山的大优势象山也大力发挥优势全力推动跨越式发展

象山绝对是宁波旅游的首选阳光、沙滩、海浪……它保留了难得的一份清幽
绝对是一个既惬意又舒服的好地方另外,象山海鲜更是值得一尝

最后小编想说这里的排名是根据各区的GDP来的并不是指各区市民的富裕情况在每个区生活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享受生活,开心过好每一天就好啦

江西十一个城市经济排名如何
江西十一个城市,经济实力排名如何?南昌是大哥,无话可说。景德镇就有点尴尬了,赣州的面积大,九江竟然是三哥,这有点想不到!一张图带你看懂江西经济实力排名!你的家乡排第几?难道九江愿意屈居第三吗?我想肯定是不会的,在未来发展中,九江一定会越来越好,主要还是因为九江有长江,还有庐山美景,这是九江的天然优势,那么其他城市又如何呢?江西在整个华东地区是比较落后的,但是再落后的地方都会有先进的想法,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江西一定会绽放光芒!

安徽十六个城市经济实力排名,阜阳还是很强
安徽十六个城市在争夺位置,好像谁都有理!
合肥:我排第一位!谁敢不服?
芜湖:我是第二,谁让我离长三角近呢?
滁州:我和芜湖的差距就是我没有长江水运!只能排第三!
阜阳:我逆袭了!曾经的我倒数,现在我要继续向前!
宣城:我就不服阜阳排第四!阜阳是皖西北中心,我还是皖东南中心呢!第四的位置绝不能让出去!
六安:我排第五真是受宠若惊!
安庆:我真的是第六吗?我可是曾经的省城!
黄山:我还是曾经的徽州府呢!才排第七!
马鞍山:我可是著名的钢铁城市,为什么是第八呢?
蚌埠:火车拉来的城市也是交通枢纽,我就是不服,为什么我在第九位!
亳州:中药材卖不掉了吗?我怎么跑第十了!
池州:难道我的风景不好看,第十一位太窝囊!
铜陵:我虽然面积小,但是经济不弱啊。十二位真是的!
淮南:煤炭虽然能够用完,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为什么第十三位是我?
淮北:我和淮南是兄弟城市,但是它比我靠前,就是不服,第十四位真的好吗?
宿州:我已经习惯倒数第一了

电子商务和计算机哪个专业好?
区别可以分为如下两种:
内容上的区别:计算机 是要求能从事计算机技术研究和应用,硬件、软件和网络技术的开发,计算机管理和维护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着重于技术方面。
电子商务 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电子化为手段,以商务活动为主体,在法律许可范围内所进行的商务活动过程。 核心则是商务,电子只是其手段。
就业上的区别:计算机就业方向:软件开发、网络工程等。
电子商务就业方向:网络营销、网络推广、电子商务专员等